物聯網與機器人時代的失業危機?

圖片來源:Supermarket News

學生在課堂上的期末報告時,以 “未來科技、未來環境” 為主題,其中一位分享了一個AmazonGo 的影片,這是描述未來實體商店不再需要跟櫃檯員工結帳,東西拿了就可以直接走出去了。 這是“物聯網”(IoT, Internet of Thing)時代的必然趨勢,未來萬物相連,每個物件都彷彿和人一樣,有了生命。

但是如果這樣的情境一旦成真,這些原來的員工怎麼辦?他們豈不是失業了?下面連結的一篇文章,就是以 AmazonGo 這個影片出發,來探討未來20年內藍領階層、甚至所有的中產階級都將面臨的失業問題。

我的孩子是以半工半讀方式,白天在超級市場打工,晚上讀大學美術系。她也曾和我討論過超市的工作很單調無聊、同時工作和課業要兼顧很辛苦。我提醒她:任何的工作都是學習的機會。

上週末和女兒吃飯時,她說已經決定要繼續在超市打工,其中一個原因是她覺得在超市裡必須和客人應對,不管遇到再怎樣奇怪的客人,她都必須提醒自己要有耐心有禮貌,這很適合磨練自覺沒有耐心的她。 我很開心的告訴她:「妹妹,我覺得你長大成熟好多。」 結果這個從兩歲會說話就很叛逆不聽話的孩子,卻告訴我:「馬麻,這不是你教我的嗎?」

這更讓我開心,一來是孩子開始重視為娘我所說的話,表示我也學會了怎麼說話才能讓孩子聽的進去。二來是印象中我沒告訴她該學習什麼?我只是提醒她,每個工作無論大小都能學習。看來這孩子很敏銳,也很有反思能力。

無論未來的世界進化成為怎樣的物聯網時代,無論有多少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取代勞工,人類的心智(尤其是愛的元素)是很難被取代的,只要我們確定自己隨時都在學習中,只要我們在人與人相處時,保有一分 “我願站在你的角度思考為何你會這麼做” 的心態,那麼你的可被取代性是很低的。

希望年輕的你,無論做什麼工作,都知道自己是 用“心”在做,而非只是 用 “力” 或 用“腦” 在做而已。

延伸閱讀:Amazon Go超市沒有店員,被自動化取代的基層員工該何去何從?

發表者:白曛綾(Bala)

交通大學環工所榮譽退休教授。白老師雖然曾在工學院教書,卻同時具有豐富的感性,這樣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特質,使得她在科技的探索路上,也不停的思索生命的意義。 曾獲得兩次交通大學傑出教學獎的白老師,致力於推廣各種身心靈健康的好方法,也將她在工作與生活中所學習到的經驗,以及內在高我所給予的智慧教導融合,逐漸發展出理性與感性兼具的靈性科學教學方式,讓上課學員能透過有序的學習與自我探索過程,落實課程所學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