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人在進入一個宗教 或學習了一個法門後,很容易便升起貢高我慢之心,覺得自己所學的才是最好最正確的,別人的都比較不好,甚至是錯誤的。
我在一開始修行時,這種貢高我慢之心最嚴重,但不可否認的,這種心態也帶給了我對自己所修習法門的信心,使我願意一門深入、專心一意的依此法門修行。
但是隨著修行時間漸漸久了,我慢慢知道,其實每個人或依其根器、或依其造化,都有適合他屬性的宗教或法門,沒有所謂的對錯,也沒有所謂的邪門外道,畢竟魔由心生、物以類聚,而萬物乃陰陽所生,當我們否定別人,認為自己才是正法正道,自己才代表光明的一方時,就等同於否定了至少天地萬物的一半,那麼這個宇宙如何能是完整的?貢高我慢之心,正是造成是非善惡分明、二元對立的根本原因。
曾有一位朋友對某位知名宗師的教導不以為然,因此問我對這位宗師的看法,當時我用枯木做比喻,回答他: 當一個人溺水了,即使是找到一根枯木,都可以成為他不會溺斃的救星,因此我們很難說枯木不好。
但我得承認,我仍不免時時出現貢高我慢之心 。看到了嗎?上面的枯木比喻其實就隱藏著傲慢之心,但我找不到更好的比喻,好讓朋友了解 為什麼每個宗教法門都有其存在之道理。
傲慢是一種習氣,容易出現在修行已久 卻沒有充分覺知(無明)的人身上; 傲慢也很容易出現在剛開始修行的知識份子身上,因為常常會覺得自己學問好,很了不起。
要治傲慢習氣很不容易,但有趣的是,每當我升起傲慢之心時,總會學到應得的教訓。
六祖惠能說:「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」
若是經常看到別人錯而我對,那就表示其實我是錯的、我出現了貢高我慢之心,要檢討。
坦白講,這樣的習氣調整對我而言,真的很不容易,但我會努力學習做到的。
本文於2014/7/21發表於個人臉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