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 vs. 放下_通往彼岸的橋

朋友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:愛是什麼?
無條件的愛,愛家人像愛陌生人一樣嗎?
非得抽掉情緒才是提升嗎?
放下又要做到什麼樣的地步呢? 愛情友情親情,都可以放下?都不重要??

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,我也曾想放下一切,因為在人間體會愛是甚麼,真的很苦,即使我擁有一切表象的東西,我卻覺得自己彷彿甚麼都沒有。所以當時的我,曾經很想一走了之,我想逃到深山去,遠離人群,甚至遠離家人。

但如我這般,7個生命數字中有6個都指向"愛"的人,如何逃得過愛的魔咒?

終於,透過各種情緒感受,我漸漸明白甚麼是無條件的愛,我就只是想要愛,無論對方是美是醜、聰明或愚笨,也與他愛不愛我無關,因為我就是由愛所構成的,而對方也是。

這樣的無條件的愛,在人間是很難立即體會並實踐的,無論對象是誰,你總是因為對方不夠愛你而生氣,你總是想掌控對方,卻又不希望被對方所掌控,你希望一切都如你所願。

你不明白,你所以為的愛,根本不是愛。

在真愛中,你不會覺得困惑或矛盾,因為其實你不是在愛中,而是 你就是愛。

成為愛,是一個漸進式。

或許只有沒當過人類的天使,或是只有頭腦悟道、但沒實際悟道的人,才會說出 “放下很簡單,就只是放下" 這樣 不人性 的話。畢竟只要成為人類,你就受制於各種制約,你的腦神經系統結構是如此複雜,你的習氣是如此深植,那裏能說放就放?

因此若沒有透過各種人生的體驗,沒在各種情感中領悟,你如何知道該放下的是甚麼? 又如何知道愛究竟是甚麼? 再多的文字,或許只是讓你更迷惑而已。

如果我可以給建議,我只會建議你,別去管甚麼是愛的定義,就只是放膽地去愛一個人,無論那是你的情人、父母、孩子或朋友,並勇敢的表達你對他的情感。

然後透過愛一個人來感受愛的矛盾與痛苦,別害怕那種感覺,去領會你的苦痛、憂傷、忌妒、憎恨與一切你所能感受的。因為就是那種痛苦的感覺,才能引領你看到愛的真諦。

但別在那種感覺中停留太久,因為痛苦的情緒有很大的吸引力,它會緊緊的吸住你,使你難以逃脫,記得給自己一個停損點,記得告訴自己: 「夠了! 我體驗夠了,我想要跳脫。」

尋求任何可以讓你跳脫的途徑,你必須竭盡所能地嘗試,一而再地嘗試,你會失敗很多次,痛苦很多次,但只要持續的做,堅持你一定要脫離這些讓你矛盾痛苦的情緒,總有一天,你會發現,所有你的努力,以及所有你的痛苦或悲傷,甚至是喜悅的情緒,其實都不真實存在,它們來自於空無,也將歸於空無。這是我所體驗到的 “放下" 的真諦。

放下,不是要你放下你的情感,而是要你放下頭腦的投射,因為它們來來去去,從不真實存在過。

世俗的愛來自於頭腦的投射,卻是通往彼岸的橋,透過體驗、看清並放下世俗的愛,總有那麼一天,你會成為愛。

本文於2014/7/18發表於個人臉書

發表者:白曛綾(Bala)

交通大學環工所榮譽退休教授。白老師雖然曾在工學院教書,卻同時具有豐富的感性,這樣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特質,使得她在科技的探索路上,也不停的思索生命的意義。 曾獲得兩次交通大學傑出教學獎的白老師,致力於推廣各種身心靈健康的好方法,也將她在工作與生活中所學習到的經驗,以及內在高我所給予的智慧教導融合,逐漸發展出理性與感性兼具的靈性科學教學方式,讓上課學員能透過有序的學習與自我探索過程,落實課程所學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