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,事情只有兩種:能解決的 和 不能解決的。
能解決的,就無論如何也要耐著性子去解決它。
不能解決的,煩惱也不能改變事實,所以就是接受它,然後將時間精力放在能解決的事情上。
因為盡量讓自己只專注在能處理的事情上,所以我工作的時間效率高,堅持到底的力量也精準,同時也少了無謂的煩惱。
對一件事情會感到不滿是好的,因為這會激發出做事的動力,但只會抱怨卻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,那麼抱怨只是讓自己一時感覺很爽而已。
很多人容易抱怨的原因,就是期待馬上看到結果。我個人因著學者身分,有許多機會在各場合提供建言,我的體會是,因為人類經常有著無法立即改變的慣性(習氣),所以可能一時之間無法接受我所說的,但只要我提供的建議的是對的,最後總會輾轉從他人身上知道,我所提供的建言還是被聽進去了。而且我越不帶 “怨氣" 的提供建言,被接受的速度就越快。
時常抱怨只會養成抱怨的習慣,與其如此,不如把抱怨的精力用在做能改變你抱怨的事情的努力上。
滴水穿石,只要付出努力,慢慢總是會有好結果的。
ps. 本文初稿寫於 2017年7月11日臉書,“要抱願 不抱怨” 是服務於中研院的好友 Ito Chao 給我的啟發,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本書的書名,作者是現任法鼓山方丈釋果東師父。 寫此文時並未讀果東師父的書,這僅是我自己個人的工作體會而已。或許想更深入的,可以考慮讀讀方丈師父的書。
本文於2017/7/17發表於個人臉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