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齡93歲、因為喪失聽覺也因此幾乎不說話,行動有些遲緩,但身體狀況還可以的爸爸,究竟是否該打疫苗?
承擔大部分照顧責任的大哥,詢問我們兄弟姊妹的意見。
我的意見如下:
關於爸爸是否該打疫苗,我持保留態度。
會不會感染病毒是難預料的,畢竟爸爸不太接觸外界。
但打疫苗的副作用是立即可能發生的。
不過我也不反對打,我只是持保留態度,不希望影響大家的決定。
我對生命的看法可能和一般人不同,我看到的不是肉體的生死,而是爸爸的靈魂和精神感到快樂嗎?
依照爸爸愛到處走動到處看看的個性,他應該不會太喜歡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態。 或許打疫苗這件事,也可以問問爸爸自己的意見。
此外,爸爸之所以還留在人間,或許部分原因也可能是因為我們。
爸爸很愛我們每一個孩子,他希望的是 我們兄弟姊妹都能相親相愛、和睦相處,他希望他所愛的每一個人都能快樂,那麼時候到了,該走時他自然會無罣礙的離開,再換另一個健康的身體繼續投胎。
所以我更在意的是,我自己是否讓爸爸盡可能的感覺快樂? 還有我是否讓自己也健康、幸福? 我能否做到讓爸爸無罣礙的離開?
這是我從爸爸的個性,以及我婆婆往生前和她的互動所揣摩出來的生死觀。
在我婆婆身體健康時,我們一直相處得很不錯,但到她2015年往生前兩三年,因為帕金森氏症加上阿茲海默症,她越來越失控,最後變成每天在家裡哭哭鬧鬧的,搞得我們心情很不好,身心俱疲。
但當時我先生是個標準的男主外女主內的人,每天就是努力工作,除了帶婆婆去醫院以外,其他的事情都叫我處理,印尼看護和婆婆很不合,兩個人常吵架甚至打架,常需要我當調節人,或是看護放假時,婆婆也都是由我來照顧。
後來我受不了跟我先生翻臉,叫他自己的媽媽自己照顧,不然就送長照中心,再不然我就搬到新竹去住。 我先生說他沒辦法把母親送到長照中心,他也懺悔,說他確實在逃避,把他母親丟給我照顧,以後週末看護請假時,他會自己照顧自己的媽媽。
當我先生願意將自己應負的責任收回去自己承擔時,我也心軟了,心中的結也因此放下,原本我已經對生病的婆婆不但失去同情心甚至有些害怕接觸她,突然之間我對她的情感又回復了。
後來過沒多久的一天晚上,婆婆在客廳邊看著電視邊哀哀哭叫,我走過去握著她的手,微笑的安撫她。她平靜下來,雖不能說話但靜靜的看著我,我們就這樣手握著手,保持在安靜的狀態下,我相信當時我們兩個人的心中都是有著愛與和諧感的。
再隔天我如往常到新竹上班,並留宿一晚,週五下班快到家時,就收到管理室打來的電話,說我婆婆吃湯圓哽到,送去醫院了。她也因此而往生,她走的很快,沒受到甚麼痛苦。而那天半夜,我家印籍看護夢見婆婆來找她,一直抱著她親她謝謝她,但她因為讓婆婆吃湯圓哽到往生而有內疚感,嚇到不敢繼續睡在我婆婆的房間,她無法感受到婆婆對幫她解脫的感恩之情。
因為這件事我才知道,原來我們的長輩會有長期的慢性病,臥床不起,除了自己的業力之外,還有我們晚輩們的無明與無知,他們透過自己的病痛,來帶給我們啟示,但我們卻都看不清楚,於是他們只好繼續受身體的苦,這是我們彼此之間的業力糾纏。
如果我們能看到,人的靈魂是永生不死的,靈魂擁有的是各種情感的記憶,我們的身體則是一個承載靈魂的載體,幫助我們明白人生苦樂的意涵。
我們是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,但也不必因為疫情而過度的擔心,重點是我們的靈魂有幸福感嗎?
那才是能讓靈魂在脫離身體時,能夠帶走的記憶。
這個連結是 2015年婆婆生病時和往生後,我寫的光的課程習修紀錄,感謝當時自己勇於面對自己的無明,且願意公開寫出的心,更感謝婆婆帶給我的啟示。
我們是透過痛苦的感受,才比較能明白 “愛" 究竟是甚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