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行動的結果,是甘甜或苦澀?:從薄伽梵歌談業力與豐盛
因為有朋友看到我的 “撈錢” 貼文,很慎重地問我何時要開賺錢的課,覺得還是要來寫一下最近的親身體驗,以免引起朋友誤解我真的一心只想 “撈錢" ,更重要的是,如果因此誤導大家走錯方向,我就罪過了。
我一向認為豐盛比賺錢重要許多,因為豐盛包含金錢的流動,但有錢卻未必就有豐盛。
雖然我知道沒錢真的萬萬不能,但在我的豐盛裡面,金錢一直是不太起眼的存在。
因為我認為豐盛有更廣泛的定義,因此我願意放棄在交大任職時不錯的收入,寧願提前退休,跟著我的心走,做自己很想做的事情。
我也相信,只要保持內在的流動、沒有匱乏感,豐盛自然會來,我不可能會缺錢的。
豐盛是甚麼? 看看這個 “情緒與能量" 的簡單評量表就知道了,凡是位於右方、大於200的,都是豐盛:
有 勇氣 面對,是豐盛。
人與人之間彼此相愛 、 接納彼此, 這是豐盛。
內在心境淡定、喜悅、寧靜,這也是豐盛。…..
但理論歸理論,最近我被逼著面對一個和金錢及正義有關的議題:
一位認識20多年、平時不怎麼要好、但又因為工作而不得不接觸的 “朋友" ,到處說我們夫妻壞話,說我們在做的事情是沒有用、沒有意義的,他甚至說我退休是為了要 “到處撈錢"。剛開始每當別人告訴我,他對我們夫妻的批評時,我會感到憤怒與無奈,覺得這人怎麼可以這麼可惡?!但我總會隨即在憤怒後,想起自己給學生的提醒:
「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,
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意義,
每件已發生的事情,都是最好的發生。」
我總不能自己說一套做另外一套吧?!於是我開始思考,自己究竟有甚麼必須和我的另類貴人學習的? 我把自己對他的批評想一遍:
我覺得他很自大、狂妄、驕傲。
然後我把 “他" 換成我自己:
我很自大、狂妄、驕傲。
是的,我發現這樣改寫也成立。
正是他以誇張的方式在人間劇場中演出,才能點醒我看到自己那慢慢增長的 驕傲 (175的負面能量)。這的確是我應該要反省、而且要時時覺察的地方。
“驕傲" 這個細微、看不到的能量,能在不經意之間,把一個人從原本處於寧靜祥和、充滿愛的豐盛地,一舉打落至匱乏地。
然而這樣想還不足以改變我對他的觀點,我們認識二十多年,我一向對他採取隱忍與遠離的態度,能不惹他就不惹,畢竟這位先生的鴨霸是非常有名的。
我沒想到,自己居然會在退休後,還會持續與他有互動!
因為我們夫妻想做的事情恰好踩到他的腳,妨礙到他認為所有人都應該乖乖聽他的話,但我們卻偏偏是那種認為事情該怎麼做才對、就會怎麼做的人。
我們不想與對方產生衝突,但對方卻一直不停地到處攻擊我們、說我們壞話時,這事該如何解?
昨天我突然想到曾經讀過的印度經典《薄伽梵歌》(Bhagavad Gītā),不就正適合現在的我嗎?
多年前只是隨意讀、沒有特別感受的我,這次重讀黑天(Krishna, 印度教主神毗濕奴的化身) 對阿周那的教導,有了深深的感動。
當時的阿周那面臨兩個族群爭奪王位之戰,他看見許多親戚朋友都在敵對陣營,感到難過而困惑,因而不想再戰。
他說:
「打仗殺死自己人,有甚麼好處?」
「王國對我們有甚麼用?生命和享受有甚麼用?」
「殺死了這些罪人,我們也犯下了罪惡。」
但黑天卻提醒他應該要 “行動(action)",要參與戰爭,他說:
「不可毀滅的東西,任何人都不能毀滅。」
「對不可避免的事,你不該憂傷。」
「苦樂、得失和失敗,你都要一視同仁。
你就投入戰鬥吧! 這樣你才不會犯罪過。」
「不要為結果而行動,也不要固執的不行動。」
「遇見痛苦,他不煩惱; 遇見快樂,他不貪圖。
擺脫激情、恐懼和憤怒,這是智慧堅定牟尼。」
「他不貪戀任何東西,無論面對是禍是福,
既不喜歡,也不憎恨,他的智慧堅定不移。」
「不能約束自己的人,沒有智慧,也沒有定力,
沒有定力則沒有平靜,沒有平靜,何來幸福?」
我看到了《薄伽梵歌》整個詩篇的重點,就在講行動的後果。
業力(karma)可以是甜美的果實,也可以帶來萬劫不復的結果,而黑天也教導了該如何行動。
非常感謝這位在物質界給我障礙的朋友,因著他,我才能在一天內就能深入《薄伽梵歌》。
接下來或許還需要他來幫忙我學習,如何能穩定掌握自己的心與意志。
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的是正確的、對社會有益的事,那麼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平靜的心、堅定地做下去。
而如果我們不小心走偏了,即使只是走偏一點點,自然會有老天爺派來另類的貴人,重新指引我們新(心)的道途。
關於《薄伽梵歌》,這裡分別有黃寶生直接從梵文翻譯成中文的譯本:
以及Lars Martin Fosse從梵文翻譯成英文的版本:
http://library.um.edu.mo/ebooks/b17771201.pdf
註1:以上文字寫於2020年6月27日,今天對光的課程共修學員 講述 “和平的戰士",想到薄伽梵歌是最好的例子,因此將此文重新整理。
註2: 更多我對霍金斯博士的意識與情緒頻率的觀點,可參考: 在覺知中創造:台灣心學校 的文章:
https://reurl.cc/NXDq4k